比较传记 作品研究 理论研究 自传评论 日记评论 传记家言 史料考订 工作坊 学术信息 其他
编后记

       本辑论文全部来自201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召开的“华人传记与当代传记潮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论文都在会议上宣读并进行了讨论,会后作者又听取了评审专家的意见做了修改,这里正式发表。因刊物篇幅所限,还有部分论文留待下辑。

       关于这次研讨会的情况,全展在本辑的《综述》里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与会的一名美国学者评价说,学术性和论文的丰富多彩(intellectual quality ,variety of papers )是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这在本辑的论文中也得到反映。

       比较传记是一个引起学术界注意的新课题,本辑刊载了中国、美国和英国3位学者的论文。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写过有很大影响的《毛泽东传》,他的论文《八十年来海外毛泽东传记流变考察》,对海外有影响的一批毛泽东传记进行了比较研究,无论从传记还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看,都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裴睿夫(Ralph Parfect)的《谁害怕凌叔华》对国外有关女作家凌叔华的两部传记和一部小说进行了比较,他发现3位作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写作,有不同的立场、对凌叔华作出不同的解释,但又都表明了女性主义和跨国主义的相同题旨。杨正润的《比较传记:历史与模式》清理了两千多年来比较传记出现、停滞和复兴的历史,论析了国内外迄今所出现的有关比较传记的主要模式和代表性作品,这是关于比较传记的第一次系统论述。这3篇论文,或是在宏大的文化视野中进行个案的研究,或是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的观照,都显示了比较传记的学术意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鉴于本次会议“华人传记与当代传记潮流”的主题,其他一些论文也带有比较传记的成分。黄贤强《论伍连德的传记书写》收集了大量有关伍连德的传记资料,进行梳理、考订和辨析,其中包含在不同时空、用不同语言写作的伍连德传记和自传的比较。梁庆标的《道德家”的尴尬自绘》是对吴宓的日记的解读,他把吴宓同写了《忏悔录》的卢梭进行比较,揭示吴宓对卢梭的批判包含着误读和偏见,他的浪漫气质和道德家身份造成他人格中的巨大矛盾。

《吴宓日记》等一批中国现代史上著名人物的日记相继公开,引起了读者的很大兴趣,其重要性日益显露。但是日记由于其私人写作的特点,其价值和内涵常常需要专家的研究和解读才能充分反映出来。王洪岳的《“蒋介石日记秘事”的特点与传记价值》是对《蒋介石日记》的一种解读的评论,对已有的一种解读作了补正和发明。对那些重要历史人物篇幅浩大的日记,确实需要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现其价值。

       菲利普·勒热讷的“自传契约论”是全世界许多自传研究者熟悉的理论,他的同事和助手西莫内-特南的《自传:一种法式热情》告诉我们,在法国,围绕“自传”和“自传契约”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勒热讷本人观点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本篇论文提供的大量信息以及法国同行对自传理论的热情都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本辑不少论文都颇具特色。郑尊仁在本刊第一辑已从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身障者传记,这里又发专文论析台湾的身障者传记。人文关怀是传记的精神支柱,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和特殊的传记类型理应得到传记界更多的注意。传记写作时总是会遇到史料的不足的难题,传记是否允许虚构,又允许怎样的虚构,传记界一直在讨论,李开元用古人和自己对“侯公说项羽”这一历史事实的填补进行比较,不但生动有趣,最后用亚里斯多德《诗学》加以阐释也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本辑中有3位传记家发表了关于自己作品的感言。张盈盈写的是女儿——曾经风行欧美的《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张纯如;邵耀成是为2500年前的先圣孔子作传;施瓦茨夫妇(Peggy and Murray Schwartz)的传主是美国现代舞蹈家和人类学家Pearl Primus。从传主和作者的身份、作者同传主的关系看,3部传记差异都很大,作者各有自己的传记理念、方法和经验,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但是也有一个共同点在打动我们:作者写作时的巨大投入,包括时间、精力和感情的投入。

      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正在建设“境外中国现代人物多语种全文数据库”,该中心的刘佳林的论文对这个数据库的目标、计划、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读来令人振奋,希望读者对这个数据库也感到兴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编辑部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