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传记整理与研究丛书 现代传记文库 其他著作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整理与研究丛书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新马卷(杨正润)

19世纪末期以来,华人大量移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那里创造了经济奇迹,文化也随之发展,传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卷收集和研究了120年来新马地区420多位中华人物的1200种传记,重点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约100人。全书包括导论、正文5章以及结束语,共2935余字。

导论概述新马华人的移民史与华社结构、华人的国家认同、华人传记的发展与形态。

第一章评述18981941年间华人来到新马的前驱与精英人物,其中包括黄乃裳、黄遵宪等早期侨领或领事,康有为、孙中山等维新派或革命党,林文庆与伍连德等海峡华人精英,郁达夫和徐悲鸿等南下名流。

第二章评述新加坡为日军占领到中国改革开放前(1941——1978年)传记中的华人,其中包括企业家兼侨领陈嘉庚、胡文虎,抗日英雄林谋盛,连士升等文史作家和新华文学的奠基者们以及陈六使等大学建设者。

第三章评述中国改革开放后到当下(1978——2016年)新加坡传记中的华人。随着新加坡经济腾飞,传记出现多元化局面,富商、侨领、作家、艺术家以及普通的教师、艺人、宗教徒等,都有传记问世,新加坡政治斗争中的一些受难者也打破封锁开始叙述他们的经历。

第四章评述马来西亚为日军占领到当下(1941——2016年)传记中的华人。其中包括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创建者陈祯禄及其继任者,郭鹤年、林梧桐等一批华商,林连玉等中下层华文教师,以及一些华人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同大半个世纪里的马来西亚华人一道经历了风雨,取得成功或失败。

第五章评述马来西亚共产党的历史叙事,包括其总书记陈平及一些重要领导人和普通成员1989年结束反政府游击战、走出丛林后写作的回忆录。

本卷结束语分析新马华人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奇迹、其中蕴含的矛盾与危机,以及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日本卷(陈玲玲)

中国是日本的近邻,现代史上两国有密切的交往,也有深刻的矛盾,爆发过多次冲突和战争。日本对中国始终抱有强烈的兴趣,为了解中国,对中国现代史上各界代表人物,日本人写作了大量传记。本卷收集和研究了迄今120年间日本出版的240位中国人的1200种传记,重点是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80人的传记进行了分析和评介。全书包括导论、正文3章以及附录1种,分33节,总共36万字。

导论评述了中日交流和华人移民日本的历史以及日本传记和日本华人传记的概况和主要特点。

第一章评述了中日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1894-1945)日本出版的中国人传记,其中有慈禧、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统治者,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改革者,孙文、秋瑾等革命者,张作霖、冯玉祥等军阀,鲁迅、郁达夫和萧红等作家。

第二章评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中国改革开放前(1945-1978)日本出版的中国人传记,重点是关于毛泽东、周恩来、林彪、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以及陶行知、齐白石、徐悲鸿、郭沫若、茅盾、丁玲等文化艺术界名流的传记。

第三章评述中国改革开放到当下(1978-2018)日本出版的中国人传记,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和外交界、金融和实业界、艺术和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李登辉、习近平、宋美龄、张学良、邓丽君、刘晓庆等名人,也有写出重要自传的普通人。

本卷附录是对抗日战争结束后残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的传记的评介。

本卷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华人传记的分析,着重分析日本传记家对中国社会各种代表人物的观察和认知,他们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日本社会的需要,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影响。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港澳卷(梁庆标)

港澳地区是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的重镇。它们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进程的实际参与者,由于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其传记极具特色,不仅数量丰富、形式多样,更在于传主身份复杂、内容多元,可弥补大陆同类传记的不足。本研究在收集的上千部港澳传记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近100位主要传主的数百部传记作品进行了分析,共5章23节,28万字。

第一章概述了港澳传记的发展背景、历史进程、传记特点及研究视角。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孙中山等革命者在港澳的革命活动,港澳名人何东、周寿臣等体现的典型“香港故事”以及许地山等知识分子的港澳经历。第三章梳理了1949至1978年的港澳传记,既包括陈君葆、曹聚仁等港澳人士的大陆书写,也包括巴金、马思聪、邵燕祥等对社会运动的记忆。第四章探讨的传记正处于港澳回归时期,时代造就了商业、影视等各个领域的众多名人,如李嘉诚、包玉刚、何鸿燊、金庸、李小龙等。第五章依旧以各界名人为主,如李氏、荣氏、唐氏、田氏等家族,以及刘德华等明星。

本研究力图通过传记比照与阐释,探究传主生平人格及传记形式方面的特征,着力勾勒其整体面貌,为从多层次、立体地认识中国现代人物提供必要的审视角度。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德语国家卷(赵山奎)

德国和中国20世纪至今的历史中有不少交集,这为中国人与德国的相遇提供了诸多契机和场景。德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人在德国的经历,构成了中德关系中最具个性和人性色彩的篇章。在留学、移民或曾居住德国的中国人及其后代中,有一些写下了自传或回忆录,而在德国也有一些学者和作家(主要是汉学家)对中国人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居留瑞士和奥地利的中国人留下了一些传记文献,数量虽不大,但也为了解海外中国人的异国体验提供了珍贵样本。本卷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对100年间大约450位以各种方式与德语国家发生联系中国人物进行了勾连或研究。全书包括导论、正文四章及结语,共22节,26万字。

导论评述了中德交流和华人移民德语国家的历史以及中德跨文化语境中华人传记概况和主要特点。

第一章评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01-1939)前中国人在德国的活动以及他们所留下的记录与回忆。他们中有政治家、革命者、外交官,有学者和文人,也有青田小贩

第二章评述了从二战到德国统一(1939-1990)期间中国人的德国经历(周仲铮的自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德国汉学家对中国人物的研究(对台湾作家的研究引人注目)。

第三章和第四章叙述晚近20年传记写作的新特点,包括中国人所写自传及德国学者所写或翻译的中国人传记。跨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困惑是晚近传记与自传写作的中心问题。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资料目录汇编(周凌枫)

课题第十卷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苏、日本、新马、台湾、港澳九个子课题所收集传记书籍资料的汇编,共计5653种资料,其中个体传记书籍资料4447种,另有群体传记书籍资料1206种。全部书籍资料都收录于《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数据库》,包括中、英、法、德、俄、日六门语种资料,数据库中的传记文及影像图片资料暂未录入汇编。

参考国内外多种编目类图书资料,本汇编资料以传主姓氏拼音为序排列;同传主的不同语种资料,以中、日、英、法、德、俄文为序排列;同传主同语种的不同资料,以出版年份为序排列。

总体上以传主姓氏拼音为序排列,突出本课题以人物传记为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助于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不同传主的书籍资料。

一名传主的资料可能来自多个语种,以中、日、英、法、德、俄文为序排列。将日文资料紧接在中文资料之后,排在英文资料之前,是出于中、日文字相近的考虑。英、法、德文同属拉丁语系,俄文则使用希腊字母。按语系排列,在视觉上较为美观。

群体传记书籍资料,较为特殊,统一列于个体传记书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