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家访谈 传记史研究 理论研究 比较传记 自传评论 人物研究 传记影视 传记家言 读传随笔 学术信息 其他
想象与回忆的裂缝——顾城传记研究
摘要:顾城(1956—1993)的诗歌创作在其同代作家作品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景,有政治性,亦有回归自我天真的抒情性。顾城于1988年定居于新西兰激流岛,1993年杀妻自缢。生命的最后五年使自己陷入极度矛盾和冲突中,"移动"对诗人来说是一种不固定的存在,漂泊海外的生命找不到方向,最终预言自己的死亡。本文锁定诗人的"离散经验"与"文化冲击"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从他传中主体建构的真实性、自我与社会割裂的生命历程、探析彼此对峙到相互消融的心灵原貌。充分呈现诗人与社会对话的意图。


卢筱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海外华人离散汉语诗歌。近期发表《性、 女性与政治的迷宫——论李昂的写作策略与困境》, 收入《一个亚洲多元文化的跨国解读——青年学者论文选》(吉隆坡: 大将出版社, 2015 年);《 废墟里的潜在写作——〈沈从文家书〉(1966—1976) 》, 收入《有凤初鸣年刊》第十期(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 2015 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