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家访谈 理论研究 传记家研究 传记史研究 作品研究 自传评论 人物研究 专栏:纳博科夫传记研究 传记家言 工作坊 其他
传记写作断想
摘要:题材的选择,是传记写作的第一道门坎,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为谁立传,不仅影响到作品本身的成败优劣,而且由此亦可观照出作家本人的形象。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人品文品的统一,传记写作亦然。题材确定之后,接着便定素材的搜集、鉴别和取舍,最重要的是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传记要让历史(事实)本身站出来说话,作家要对读者、传主和历史负责。真实是传记的生命,要真正做到忠实于事实,作者必须具备"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据实诉诸笔墨,坦诚面对读者,并在作品的艺术审美上下工夫,使之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庞瑞垠  江苏南京江宁人,国家一级作家,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发表处女作,作品逾千万字,著有长篇小说《故都》三部曲、《秦淮世家》三部曲、《逐鹿金陵》,传记文学《早年周恩来》等二十五部。部分代表作结集八卷本《庞瑞垠文集》出版。其中,《早年周恩来》获中宣部第五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图书类第一名。《逐鹿金陵》入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榜首。《秦淮世家》获紫金山文学奖,并入选国家图书馆“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数字)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