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于2003年出版其传《三生三世》,叙述其漂泊跌宕的一生。她在自传的序言中说:"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她的一生跨越了数个地域及文化疆界,其自我认同也因此交错重叠,呈现出有趣的迷乱现象。其书历经三次改版,却变得愈加厚重繁复而不易理解,其中反映的是极其复杂的写作考虑。她的自传呈现出如此驳杂面向的原因,是因为她想传达的不仅仅是自己一生的故事,还有她对自己的各种认同。聂华苓的生命表述,交织了多元身份,涵盖了民族、性别、家族、政治、人道主义者,以及离散身份。
2013年,导演陈安琪历时3年,遍访各国(地区),把聂华苓的故事拍成纪录片,重新整合她的多重身份。并且以和原书完全不同的影像叙事形态,排列整理了她的人生故事。影片的重点在于聂华苓的文学成就,而这恰好是自传中不大提的部分。本文将由其自传入手,探讨书中的自我认同与离散叙事;其次将研究电影的拍摄手法,以明了不同媒介,即影像与自传的异同。
郑尊仁 台湾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系副教授,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著有《台湾当代传记文学研究》一书, 并有传记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相关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