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威廉·H.爱波斯坦、丹尼斯·宾汉和其他诸多传记影片理论家、批评家所认为的,这些生活叙事时常用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其主要特质会导致对异议的有意识的同化或消除。在此,我将探讨一些电视系列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隐含理论,这些纪录片讲述了一些在历史上功绩卓著的人,他们或是在面对经济社会殖民主义时,极力捍卫本土历史、艺术和文化,抑或是保护或扩大移民工人和激进政客的权力。
我将阐述为了"客观地"再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描述社会力量间的争斗,纪录片如何选择细节,如何形成其记录性叙述,而纪录片的制作者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或中立。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我参与制作了这部电视系列纪录片《夏威夷传记》,我将从中选取一些作为例子。
克雷格·豪斯, 夏威夷大学传记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期刊《传记: 跨学科季刊》主编之一,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英文教授。曾出版《越南战俘之声》(牛津,1993),合编《传记写作教学文本》(MLA, 2007),系《夏威夷传记》电视系列纪录片的联合制片人。豪斯是国际传记协会创始人之一, 国际传记协会电邮群负责人,该群是世界范围内传记学术会议和出版机会的主要信息源。